工作动态

2025年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交流培训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09 11:58:33     新闻来源:     浏览:76次

2025年74-5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交流培训会在安徽省合肥市顺利召开并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承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加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意见》(国办发〔202450号),进一步凝聚共识,顺利推进2025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160余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齐聚安徽,通过主题报告、圆桌研讨与模拟演练等形式,系统学习认证标准,研讨认证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强化专家队伍能力建设,为推进认证全覆盖作好充分准备。

2025年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交流培训会合影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与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发表致辞。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民

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围绕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医学教育新时代、临床专业认证趋势与现状,以及如何做好认证专家等内容深入浅出讲解当医学教育和临床专业认证。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民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谢阿娜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围绕2025版指南,解读了认证工作的新变化,明确了2025版指南中的新要求,进一步强调认证专家在认证工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原则和工作规范,同时也介绍了2025年的认证工作计划和未来发展规划。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谢阿娜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原校长吕兆丰强调,在全面开展第二轮专业认证时应准确掌握医学教育标准和指南、掌握认证核心重点,区别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的不同之处。建议根据认证学校的认证轮次关注不同的考察要点,系统协调推进专业认证的进程;同时关注院校认证报告和进展报告,推动认证院校持续改进。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吕兆丰教授

复旦大学原副校长王卫平强调认证专家组组长需具备三大核心素养: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尊重被认证院校的同理心与精准驾驭全局的专业能力。组长应带领团队深度研读自评报告、提前策划考察重点,通过“带着问题入场”的模式高效验证教学质量,避免流程化检查。认证工作本质是“标准宣传队”与“改革播种机”,旨在以同行互助推动医学教育内涵式提升。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顾问王卫平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筑浪学院、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医学分中心教学培训导师柴桦从秘书视角,基于自身工作实践介绍认证专家组在认证过程中的高效能运行,并围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阐述自身体会及改进建议。

四川大学柴桦教授

圆桌研讨环节由锦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闻德亮主持,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吕兆丰、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卫平、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民、中南大学原常务副书记陶立坚、吉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李玉林、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部部长、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冯友梅共同参与研讨。研讨嘉宾围绕标准修订方向、未来认证侧重点、该如何做好认证专家、《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达成度判断》的有效运用、初步认证报告的撰写要点等领域展开深入研讨,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有效和稳步推进提出建议。

圆桌研讨嘉宾合影

下午的会议基于课程计划与学业考核,教师与教育资源,学生发展、教育评价与科研等认证核心领域,分为三大平行模拟演练场,通过“引导发言-分组审读-集中汇报”模式,强化认证专家对标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模拟演练一:课程计划与学业考核环节,锦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闻德亮担任主持嘉宾。中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孙宝志、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吕兆丰分别做引导性发言。孙宝志教授围绕课程计划领域,深度解析临床医学课程改革痛点,指出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吕兆丰教授介绍了教育教学九个基本要素,教学组织的四个基本环节,提出应结合院校的类型及发展情况,由针对性的审读自评陈述报告,判断认证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办学中的主要模式、教学规范性、以及专业办学的可持续性等。

锦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闻德亮


中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孙宝志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吕兆丰

模拟演练二:教师与教育资源环节,徐州医科大学原校长郑葵阳担任主持嘉宾。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马建辉、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曲波分别做引导性发言。马建辉教授系统阐述了认证中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具体标准、观测重点以及常见问题,强调其作为医学教育质量基石的重要性。曲波教授围绕“教育资源”领域中的教育经费与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临床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育专家、教育交流等六大亚领域,分别阐述院校自评陈述报告的具体审读方式与考察要点

徐州医科大学原校长郑葵阳

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马建辉

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曲波

模拟演练三:学生、教育评价与科学研究环节,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王宪担任主持嘉宾。哈尔滨医科大学原副校长曹德品,河北医科大学原校长崔慧先分别做引导性发言。曹教授全面阐述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学生和科学研究两大领域在医学教育标准中的意义、总体要求、认证要素、实施要点及常见问题。崔教授重点阐述了教育评价的教育监督与评价机制、教师和学生反馈、学生表现以及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四个亚领域的标准要求与实施要点。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王宪

哈尔滨医科大学原副校长曹德品

河北医科大学原校长崔慧先

总结汇报环节由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莹主持,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教学部部长卿平,重庆医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南方医科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文民刚,分别代表各分会场进行总结汇报。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莹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教学部部长卿平

重庆医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

南方医科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文民刚


随后,王维民主任委员作会议总结。他强调,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专家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协作效能,更在标准内涵、未来挑战及实践策略上达成重要共识,为构建更科学、更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民

在认证专家组秘书研讨交流环节,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贾娜丽老师详细介绍了秘书的职责与工作流程。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响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围绕专家组分工、前期准备、现场日程安排、晚间会议、认证报告等方面分享了认证中的秘书工作经验。

认证专家组秘书研讨交流

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了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专业本学科课程设置的研讨会,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民、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吕兆丰、徐州医科大学原校长郑葵阳、汕头大学医学院原执行副院长杨棉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厉岩、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谢阿娜及来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领域的近20位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议围绕2022版医学教育标准及2025版认证指南对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专业的要求,对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专业认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会专家基于各专业的发展历程与特色提出建议与意见,并对下一步工作的推进达成共识。

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专业本学科课程设置研讨会合影

2025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培训会得到了专家的积极响应和反馈,本次会议对认证专家的未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专家队伍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为今后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将持续推动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认证体系,以认证促改革,助力我国卓越医学人才培养。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

2025年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