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2020年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交流培训会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教育专家隔空相聚,通过听取大会汇报及参与四期系列工作坊,进一步了解医学教育认证发展新趋势及要求,充分讨论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内涵并分享了实践经验。
【专业认证开启新纪元,医学教育任重道远】
8月30日上午, 2020年度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交流培训会开幕。教育部高教司领导、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院校的新老认证专家1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开幕会议围绕医学教育认证发展动向、临床医学认证标准解读、机构认定回顾与总结、专家队伍建设方向及思考、医学教育认证新理念及专家工作要求等多个层面展开,进一步为认证专家聚焦认证内涵、把握认证要求、分享认证经验、达成专家共识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与会专家合影
会议伊始,教育部高教司王启明副司长发表讲话。他首先代表教育部高教司感谢认证专家对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与推进认证工作做出的贡献,充分肯定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及其对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此次新冠疫情对医学教育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王启明副司长表示,医学专业认证需要基于未来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动向,继续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并进一步完善布局及体制机制,以充分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随后,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民教授围绕《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以下简称2016版《标准》)的内涵以及在认证中应如何循证两个角度,对2016版《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黎孟枫教授回顾了WFME机构认定中上海交通大学专家组从启动任务到顺利通过观摩的全过程,分享了专家组工作经验与体会,提出了在未来国际化医学教育格局的背景下对专家队伍建设的思考。
最后,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谢阿娜老师围绕医学教育认证的全球背景、中国临床医学教育认证发展、评估与认证发展的新趋势等进行分享,并对2019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
主讲嘉宾合影
【以标为本,聚焦循证;薪火相传,发展共识】
9月3日至9月13日,以认证标准为依据、以模拟案例为画像、以把脉循证为导向的系列培训工作坊精彩纷呈。每期工作坊均有来自全国各院校的认证专家140余人参加。
依据认证标准的十个领域,工作坊分为了四期,每期工作坊基于模拟案例由分组研读和交流总结环节组成。分组研读环节,专家们被分为6-9个不同的小组,在研讨嘉宾的引导下,依据2016版《标准》,分别对综合大学及医科大学的模拟案例进行交流与探讨,理解2016版《标准》以及认证现场考察时的观测点。交流与讨论环节,研讨嘉宾们分别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与汇报,探讨模拟案例的长处与不足,交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需进一步循证的内容及方式。
研讨嘉宾宏微相济引导讨论,讨论专家竞相发言、火花四溅;资深专家孜孜不倦、答疑解惑,年轻专家积极提问、求知若渴。从讨论中,专家们对认证标准的十个领域的系统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标准的内涵及观测点有了更生动的感知,对认证专家的工作要求和方式有了更清晰的思路。结合模拟案例的工作坊培训,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效果显著 。
9月3日 工作坊一“宗旨与结果 管理与行政 持续改进”部分专家合影
9月6日 工作坊二 “教育计划”部分专家合影
9月10日 工作坊三 “学生 学业成绩考核 科学研究”部分专家合影
9月13日 工作坊四 “教师 教育资源 教育评价”部分专家合影
为提升培训效果,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对本次专家交流培训会进行了创新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会议方式上,采用了灵活的在线会议,克服了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培训内容上,大会汇报及小组工作坊结合,让专家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培训材料上,将模拟案例作为主线,使培训有的放矢。本次交流培训会议既为专家们开展后续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及时的引导,也为医学教育提供了交流的有效平台。会议得到了专家们的积极响应和反馈,收到了专家们对认证标准、专家队伍建设、认证流程、认证机制等多方面的宝贵意见。任重道远,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将与认证专家们一路相随,共创医学教育美好未来!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2020年9月14日